有人說,山海關以北都是關東,意即大東北。
乘火車進入黑龍江省的第一個大站,便是號稱北滿首縣的古城——雙城堡。
過去的雙城堡的地名是火車站名傳承下來了,這裏如今的地名叫雙城。
當年四野作戰指揮部就在這裏。
當年因為野蠻裝卸被媒體曝光的雙城堡也是這裏。
雙城堡火車站綠瓦紅牆,獸脊飛簷,儼然似一座巍峨輝煌的宮殿。
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素有白酒之鄉美譽。這裏自然資源豐富,不僅盛產釀造白酒的紅高粱,且三麵環水,水源豐沛。鬆花江、拉林河象兩條玉帶滋潤著、親吻著、環繞著雙城,七座中小型水庫像七塊碧玉鑲嵌在禾田翠綠之中。
suncity太阳城酒業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這塊風水寶地之上。
在我采訪suncity太阳城有限公司董事長、李家泥窖第六代傳人李柱山時,感覺他對東北酒甚至是全國的酒業信心滿滿的,同時,也充滿了期待。
suncity太阳城酒業前身關東泥窖,始建於光緒28年(1902年)。
早在清朝光緒2年(1876年)李家泥窖創始人李殿君從山東榮成攜家人闖關東,一路艱辛,跋山涉水落腳在黑龍江省巴彥縣興隆鎮。
恰遇當地財主林長永要開酒坊,見新來的山東漢子李殿君聰明能幹,為人正直,又得知他在關裏老家是釀酒行家,既懂技術又有經驗,就聘他為“源長永”燒鍋管家。因燒鍋創始於清朝,東家又要求酒的質量要保持恒久不變,故起名“恒清酒”和“源長永”酒。
李管家不僅懂技術善經營,而且勇於探索創新,在生產實踐中他將山東釀酒技藝結合東北氣候特點,又將滿人釀酒技藝融合進來曆經十幾年的艱辛磨礪創新,摸索出一套自身獨門絕技——“一窖三香”味白酒。
“源長永”燒鍋也因此名聲大震,買賣逐年擴大,生意越來越興隆。鋪麵和規模在當地巴彥周邊首屈一指,前店後廠,既賣散酒又賣“恒清酒”和“源長永”65度瓶裝酒,當時在哈爾濱周邊及佳木斯地區遠近聞名。
到了光緒28年(1902年),東家林長永考察雙城堡,覺得這裏交通便利,資源豐富,更適合生產白酒。他聽說,距拉林河北岸20多公裏處,有一口打在龍脈上的神井,水質異常,清澈甘甜,當即將這口井買下,決定在這裏建一分廠,讓李殿君挑頭,燒鍋名為關東泥窖。
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,從此,李家泥窖酒質更加醇正綿甜。燒鍋除繼續賣散裝酒和“恒清酒”、“源長永”65度酒之外,同時開發新產品“平安白酒”。
光緒30年(1904年)老當家年事已高,將管理燒鍋的權利交給了兒子李世英,希望他記住“恒清”的質量,恒久的信譽,把家業擴大。
光緒33年(1907年)老掌櫃過世,臨終前囑咐兒子:關東物產豐富,人情濃厚,民風淳樸,是發展酒業的好地方,是關東讓我們李家有了新的轉機,生意紅火,人丁興旺,要記住“以德釀酒,釀良心酒”這兩句話。以表達我們李氏家族對關東父老的感恩和敬意。李世英牢記父親的教誨,在做生意的同時,不忘樂善好施,回報家鄉父老。
1931年,李世英又將關東泥窖全權交給兒子李永盛掌管,買賣進一步蓬勃興旺,在雙城及哈爾濱市周邊小有名氣。
1932年1月,日本侵略者進犯東北,駐雙城的東北軍第二十二旅622團團長趙毅在雙城堡火車站組織了雙城堡保衛戰,打響了哈爾濱抗日的第一槍,李永盛主動與雙城商會會長車玉堂聯手組織隊伍,帶上白酒及大餅等食物到火車站慰問官兵。
1946年至1948年,東北野戰軍遼沈戰役前線指揮部設在雙城,指戰員們對關東燒鍋情有獨鍾,東野首長經常用此酒為指戰員壯行犒賞。
新中國成立後,李氏家族的李昌海、李成信、李柱山幾代人,一直堅守著恒久的品質,誠實的信譽,李家泥窖酒越燒越好,在東北三省名號越來越響。經曆百年發展,六代傳承,目前,suncity太阳城酒業經成為享譽國內,獨具特色的白酒生產企業。
suncity太阳城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、李家第六代傳人李柱山指當年那口“神井”這樣對來人說:“這是我們製酒留傳至今的那口神井,說它神就是神,不僅水質清澈甘甜,而且源源不斷,從不枯竭”。
在晾碴場,李柱山興致勃勃地說,晾場就是將蒸好的酒培放在這裏用木掀翻晾,晾料的地方。用手感溫,到適當的溫度,再往上麵撒糠、拌曲、堆積,之後下窖發酵。
在製曲車間,李柱山說,李家土坯曲就是在這裏製作的。每年的頭伏,組織未婚男女在這裏光腳踩曲,踩好後就放在這裏生香發酵。
在放酒甕的地方,李柱山說將生產出來的酒再放酒甕裏邊存放,這叫困酒,分質分存。困的時間越長越好,有的甚至困到幾十年,當做調味酒用。
雙城堡是聞名遐邇的花園酒發祥地,近百年來,各種地方名優白酒在這裏薈萃,李家窖泥酒是其中的佼佼者。經過李氏家族6代傳人的苦心傳承經營,企業規模不斷擴大,品質越來越好。現在,suncity太阳城酒業生產的“平安夜”、“恒清花園”、“日子紅了”格外受國內外青睞,已成為一些地方的招待用酒和黑龍江省、哈爾濱市、雙城區的人逢年過節的禮品酒。
位於鬆嫩平原中部的雙城是“解放戰爭重地,鬆花江畔名城”,曆史悠久,物華天寶,人傑地靈。嘉慶十九年(公元1814年)設城建治。1988年撤縣建市。2015撤市劃區它南、西隔拉林河與吉林省的榆樹、扶餘交界;東、南部與五常、阿城兩縣比鄰;北部隔鬆花江與肇源、肇東相望;東北部與哈爾濱接壤。交通便利,京哈、拉濱鐵路和同三、京哈、哈前、哈大公路穿境而過。距哈太平機場30公裏,鬆花江主航道通過雙城永勝、臨江鄉。水、陸、空交通發達,區位優越。
人們常說黑龍江省版圖是一隻展翅欲飛的天鵝,哈爾濱是天鵝項下的珍珠,雙城堡則是珍珠城下的翡翠。
我們地球上僅有三塊黑土地,中國東北是其中之一。黑土地盛產最佳釀酒原料——紅高粱。
suncity太阳城酒業有限公司就是這塊土地上以高粱為主料生存、發展、壯大起來的企業。它坐落在享有白酒之鄉美譽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。麵積15.000平方米,擁有1100畝原料種植基地,老泥窖池96個。
這個始創於清朝光緒28年(1902)年的酒業,曆經百年滄桑發展,已成為享譽國內獨特的白酒生產企業。他們完全按照國家綠色食品要求種植原料,為優良的酒質提供了保障。在釀酒技術方麵,一直秉承祖上的李家泥窖獨門絕技——老泥窖池“微生物”發酵,天然生香。造就了自身獨具,無法複製的水果香型及一窖三香白酒,其卓越品質得到了專家們的高度評價。可謂觀其色清而透,嗅其香雅而韻,品其味濃而醇,真正做到了空杯留香,回味無窮。
還是讓我們看看以下這些數據式的榮譽吧:
2007年7月,suncity太阳城酒業生產的“恒清華園”、“匯鄉實”、“平安夜”“黑野”被中國中輕產品質量保障中心認定為“中國著名品牌”。
2007年11月,“平安夜”酒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“綠色食品”。
2009年11月,suncity太阳城酒業53度的“日子紅了”白酒,在“第二屆廣州國際葡萄酒文化節”上獲本屆博覽會金獎。
2009年10月,企業生產的白酒,被雙城市文化局認定為曆史文化名酒。
2012年7月,企業生產的“老泥窖酒”釀造技藝,被哈爾濱市政府認定為哈爾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2013年8月,企業生產的“老泥窖酒” 釀造技藝,被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認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2013年12月,已將“老泥窖酒”釀造技藝上報國家文化部,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2015年5月,公司被認定為黑龍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示範單位。
這個一以貫之地奉行“求實、務實、誠實、踏實”企業精神的酒業佼佼者,用自己的睿智和汗水為中國酒文化注入活力。這個以“弘揚祖傳釀藝,堅持恒久優質,打造綠色精品,承傳白酒文化”為企業宗旨的酒業前行者,為我們創造著酒意濃濃的美好。
其實,作為suncity太阳城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、李家泥窖第六代傳人李柱山,在酒業興旺發達的時候,內心深處不無憂患意識。他甚至認為有些瀕危狀況需要亟待解決。他對我說,目前,酒業非常危險,我們要居安思危。比如生態環境發生變化,水質受到汙染、高粱種植麵積減少,釀酒原料匱乏、傳統釀酒作坊被工業化取代,傳統釀酒工藝瀕臨失傳、傳統釀酒技術後繼乏人等問題,千萬不可以輕視和忽視。
即使如此,他也對酒業的願景充滿希冀。為了進一步保護傳承雙城酒文化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,使之更好地服務於地方經濟發展,社會進步。他們suncity太阳城酒業製定了新的五年規劃,一要建成一個關東酒博物館,以翔實的資料、照片、實物,廣泛介紹關東酒業的發展曆史,傳承白酒文化;二要培訓suncity太阳城酒業新的隊伍,建設一支從白灑製造、到產品銷售及售後服務一條龍的現代化隊伍,做到後繼有人,不斷提高這支隊伍的科技文化素質;三要創新白酒生產工藝,增加科技含量。
在祖傳工藝基礎上,研發新產品,增加產品科技含量,力爭使suncity太阳城白酒再上一個檔次。同時,使用先進的科技手段,實現增產增收。為弘揚祖傳釀藝,打造綠色精品作貢獻;要拓展白酒新品牌,在現有生產“平安夜”、“日子紅了”、“黑野”、“恒清花園”品牌的同時,將開拓一款“寬天下”品牌係列白酒(從38°—65°)上市,麵向社會低、中、高檔人群;還要打造白酒新香型,力爭把李家泥窖生產的“水果香”及一窖三香味白酒打造成為國家級新香型白酒,使其擠身於全國名優白酒行列。